近期一段磨機中鋼球破碎率和失圓率較高,廢鋼球多,占去了大部分充填率,導致磨機運行參數不正常,無法正常補加鋼球,磨礦細度提不高,磨礦效率低等問題。因此選廠決定清理一部分廢鋼球,但是一段磨機筒體上沒有人孔蓋,如何清理出來廢鋼球成了大問題。通過咨詢專家和同行業礦山都沒有好的辦法,廢鋼球只能靠人工從進料口中運出,沒有可利用的機械。
經過和鋼球廠家溝通,他們同意派7-8個人前來清理。選廠決定利用1月27日停機的機會,清理一段磨機中的廢鋼球??蛇@時鋼球廠家又因臨近春節工人已放假,無法派人來。在這種情況下,磨浮工段段長劉緒林精心籌劃指揮,主管宋利杰和牟炳華組織本班組人員展開24小時不間斷清理。
27日,經過一個上午的準備:抽出一段磨機中的礦漿,安全部測完氣體含量,并辦理了有限空間進入許可證和設備的隔離。中午時分人員開始進入磨機。由于磨機中表層鋼球磨損比較小,球徑相對較大,還比較圓,廢鋼球少,需要將這部分鋼球扒開到一邊,把下面暴露出的已對磨礦不起作用的破碎比較厲害的碎球和失圓球層清理出去。
在白班主管宋利杰的帶領下,員工們輪翻進入磨機進行清理,克服磨機中的濕熱環境,揮鍬掄鋤頭,鍬不動時就用手掏,再用竹簸箕將廢鋼球運出來……每個從磨機出來的人都汗流浹背,衣服濕透了。累則思變,員工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他們利用彩鋼板做成簡易溜槽,將廢鋼球從進料口溜到鋼球桶中,并在溜槽上對比較圓還能用的鋼球進行分撿出來。夜班主管牟炳華接班后組織夜班人員繼續清理。由于扒開表層的好鋼球比較費人力,下層的廢鋼球又比較“瓷實”,向下開挖比較吃力,效率較低。到28日清晨才清理出了4桶廢鋼球。
工作要繼續,效率要提高。 28日繼續停機清理,段長劉緒林和主管宋利杰,對清理方式進行改進和調整。首先利用兩張彩鋼板重疊,延長溜槽,伸進進料口中,并在溜槽中加上水管,使水沖擊廢鋼球向下走,沖洗掉了廢鋼球上夾帶的礦石,并在鋼球桶底部打上出水孔,使礦和水流出。其次利用磨機的慢驅使讓鋼球面傾斜,好的鋼球滾落到斜面下方,上面就露出了廢鋼球,從上往下扒廢鋼球就容易多了。從而加快了清理進度。到29日清晨準備開機生產時一共清理了13桶廢鋼球,分揀出3桶還能用的鋼球。這16桶鋼球對一段磨機中上百噸鋼球來說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改善磨機運行和提高細度只是開了個好頭,并為以后清理廢鋼球工作探索了一個快捷方式,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智慧無限,CI(持續改進)無處無時不在,降本增效就是點點滴滴的改進!
選廠:張耀軍
?
?